在我們頭頂?shù)拇髿鈱又?,有一種被稱為“大氣河流”的天氣景觀,它并非是河流,而是大氣中長而狹窄的空氣流,之所以被稱為河流,是因為它從熱帶地區(qū)向大陸和極地地區(qū)輸送大量水汽。這些天空中的“河流”的寬度通常在400到600公里。當“大氣河流”沖上陸地時,尤其是遇到山區(qū)迎風坡,它能將大量水汽以雨雪形式釋放。
在2018春季,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等地度過了一個極度潮濕的時段,大量雨水在此地區(qū)傾瀉,一度引發(fā)了一些災害,這被認為是來自熱帶地區(qū)的大氣河流大量輸送水汽導致。現(xiàn)在,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到本世紀末,全球大部分地區(qū)大氣河流的活動可能會趨于異常,從而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并且會加劇氣候變化。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指出,在全球變暖的未來,大氣河流將比我們?nèi)缃裼^察到的要更長,導致更多地區(qū)將更頻繁的受到大氣河流的異常影響。
該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NASA科學家Duane Waliser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xù)保持現(xiàn)有水平的情況下,到21世紀末,全球大氣河流將減少10%左右,但減少不代表影響變小。事實上,調(diào)查結果顯示大氣河流的寬度平均會增加25%左右,全球大氣河流帶來的如暴雨和強風一類的理解天氣實際上將增加約50%。結果還顯示,最激烈的大氣河流風暴的頻率預計將比過去增加近一倍。
大氣河流產(chǎn)生的風暴系統(tǒng)很常見,地球上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有一些會移動到陸地上帶來風云天氣。在全球許多地區(qū),大氣河流的帶來了降水,對年度淡水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更強大的大氣河流事件帶來的劇烈暴雨和強風等天氣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洪水,比如2017年年初和2018年年初,給美國西海岸帶去的水災。
研究人員還測試了不同的氣候模式情景,比如說假定溫室氣體排放率更加保守。他們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變化,雖然變化要小一些。綜合考慮這兩種氣候情景,可以預測氣候變暖的程度與大氣河流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
這項研究很重要,對于普通人來說,了解這些大氣河流事件如何隨著未來氣候條件而變化,可以讓一些容易受到大氣河流事件影響的地區(qū)做好準備。比如北美洲西部,南非,新西蘭,西歐等地。大氣河流帶來了極端降水事件不僅可能危害農(nóng)業(yè)和社會生活,還會影響河流,這對于河流管理人員來說也很重要,這意味著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去關注那些突如其來的洪水。而另一個方面,氣候變暖程度與大氣河流事件的嚴重程度之間有著直接聯(lián)系,這也意味著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變暖能夠減輕這一類極端事件的危害??偟膩碚f,對于未來的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情況,人類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